
汉唐宫廷舞集《踏歌行》
梦回汉唐 再现古早女乐的姿容风貌
盛世宫廷舞 首现香港
节目简介
已故北京舞蹈学院教授、中国著名舞蹈编导孙颖教授,受北京舞蹈学院之聘,创立汉唐古典舞教研室,历经几十年钻研和整理大量古代遗存的汉画砖、陶俑等文物,力图将久已失传的古典乐舞形象以再创作的方式呈现,是目前公认具高度学术研究与观赏价值的传统古典舞蹈。
孙颖教授对不同朝代的文化历史进行了二十余年的深入考究,编创了组舞系列和舞剧,现选择其中十一支再现古代乐舞艺术风貌的舞蹈作品,尽展中国古典舞的千姿百态,以及汉文化在礼乐、女仪、服饰、诗词、歌赋上恒久不衰的魅力。
「舞婆娑,歌婉转,仿佛莺娇燕姹。」香港舞蹈团联同北京舞蹈学院汉唐古典舞教研室,带来十一段精美考究的中国历代宫廷舞蹈,从先秦汉唐到宋明清,让香港观众首次有机会饱览失传已久的古典舞珍品:
中国经典女子群舞《踏歌》,勾勒出一幅古代俪人欢歌笑语、携手春游的踏青图;佳人边舞边唱,诗情交融;三人舞《小破阵乐》由唐玄宗和杨贵妃亲自改编,表现戎装女子的飒爽英姿、矫健身手;先秦人崇拜女子细腰之美的神秘巫舞《楚腰》,舞风坦荡狂放;魏晋名人墨客的社交舞《谢公屐》,表现古代文人潇洒清凛、狂放不羁的风度。
描绘清代大家闺秀的宫廷女乐《挽扇仕女》,活现缠足仕女行走的步态,动作的圆润含蓄,心境的平和稳静。宋代女子宫廷群舞《玉兔浑脱》,舞者头上戴有闪闪晶莹的兔形帽饰,或许是表达对月亮的崇拜;四人舞《抢鼓》:抢鼓的形象见于山东沂南汉墓画像石;踏鼓踏盘和在鼓上跳高难度技巧的舞蹈则普遍见于山东、河北、河南、辽宁、四川、乃至内蒙的墓室壁画和画像石、画像砖,汉代百戏中亦多见。
来自中国大型舞剧《铜雀伎》的四个舞段:男女双人舞《鼓舞天成》,借助手鼓与踏鼓的对话形式,一方面表达了男女主角从青梅竹马到暗生情愫的情感变化,同时也体现了汉代鼓舞独有的宏放、朴拙之美;女子群舞《群伎献艺》,是在曹操众宴群臣时表演的一支舞蹈,以脚踏盘作舞;盘鼓舞《相和歌》,踏盘踏鼓边歌边舞,是古代音乐、诗歌、舞蹈相结合的完美体现;男子群舞《羽林郎》,展现汉代皇家禁卫军玉树临风、阳刚威武的形象。
精彩舞蹈连场,服装考究精致,不啻一场绚丽多彩的中国古代文明盛宴!
制作及创作团队
编导:
孙颖
导演:
郑璐
执行导演:
乔耸、张杏
执行导演/特邀演出:
刘梦妤
艺术统筹:
谢茵
作词:
王建、陆游
作曲:
孙颖、张磊、王华
配器/音乐制作:
高大立、王世民
服装及布景设计:
李峰
灯光设计:
邓炜培
录像设计:
黄子珏
服装设计助理:
葉穎君